[成長的蛻變][窺探小說的奧祕][空軍霸主戰鬥機]
[做個優秀的領導者----領導力研究][剪紙藝術的探討]
[籃球定點投籃各種角度的研究]
[國小高年級學童之運動喜好調查之研究]


< 窺探小說的奧祕

研究者:周岳廷
指導老師:吳玲君老師

  研究動機

     在我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看小說,尤其是像三國演義、水滸傳等中國古代的通俗小說,看得愛不釋手;小學二、三年級時,又對亞森•羅蘋、福爾摩斯等偵探小說產生濃厚的興趣;最近幾年,因為受到一些電影的影響,所以大部份閒暇時間都在看金庸的武俠小說。

     因為看過很多種類的小說,所以我就起了一個想要深入研究小說的念頭。因為小說類別很多,如:武俠、科幻、愛情、恐怖等,而且在技巧上,也有倒敘、順敘等,因此如果把這許多高深的事物好好研究一下,不但可以了解小說的寫法,更可以幫助一些想要嘗試寫小說的人,使他們可以更容易的抓住這些絕竅,寫出優秀的作品,來造福廣大的讀者們!

   研究目的

     想要了解何謂「小說」,以及寫小說的技巧和如何蒐集材料和了解小說的種纇、使命、技巧、場景等的專門知識。

  文獻探討

   一、小說的定義及形式

西方人以詩歌為韻文的代表,以小說為散文的代表。小說所以極於近代,用散文來寫,也是一個原因;因為散文不受韻律及句式的拘束,描繪近代復雜的社會與人類的生活,寫來自然得心應手、深刻動人。所以我們可以說小說是由散文和綜合各文學寫作技巧的作品。為什麼小說還要綜合各種文學寫作技巧呢?因為小說作者不只是描敘人物與鋪敘事件,也常在作品中說明道理,發揮議論,抒寫情思,描繪景物,甚至各種應用文字也屢見於小說之中;不但如此,甚至有時詩歌、戲劇以及其他的技巧也都要溶匯於小說。因此,小說必須運用各種技巧來寫作。

     小說所取的題材有生活故事、歷史事蹟、幻想世界、社會狀況、心理狀態、自然景象等從現代人小說的觀念來分,大概有下列十二種:A生活小說:反映現實生活,把各色各樣的人物多彩多姿的生活,七情六慾的人性,可歌可泣的事刻畫出來。B.社會小說:描寫當時的社會狀況與社會問題。C.愛情小說:以對國家、父母、愛人、自然等種種不同的愛作為題材。D.心理小說:以描寫人物心理為主的小說。E.意識流小說:描寫隱藏於人類潛意識的各種慾望。F.歷史小說:講述歷史的小說。G.神怪小說:人類面對神祕難側,變化無常的一些事,無法解釋,只好歸為神怪。神怪小說就是利用這些題材寫成的小說。H.恐怖小說:把現實生活跟科學狂想、變態心理等結合在一起而寫的小說。I.科幻小說:         是用真實或想像的科學理論,作為基礎。J.偵探小說:以偵查犯罪案件做題材的小說。K.武俠小說:敘述行俠仗義的小說。L.其他小說:不屬於上面幾類的,歸為其他。

   二、小說的結構

      一段小說結構,可分兩部份來介紹:其一是由一個故事構成一部小說,必照情節發生的時間、前後秩序,作適當的安排。另一個是多個故事構成的一部小說,必依同時進行故事的多寡來佈局。換句話說,一個故事構成一部小說,和多個故事構成一部小說,其結構寫法是有差異的。

      一個故事構成一部小說的寫法有三種:1順敘法:小說的內容,配合時間的進度,從頭至尾,按部就班的描述。 2倒敘法:先說明結果,後述原因的寫法。3參差法:根據人類思想意識發展出來的。由多個故事構成一部小說的寫法有四種寫法,分別是1單線式:一個故事,構成一個小說的主體。2多線式:一個小說裡有兩種以上的故事同時並行發展。3複合式:開始時是一個故事,中間分成兩面或多面發展。4穿珠式:很多故事各自獨立,皆以單線式分展,組合連結而成。

 三、小說的使命

小說的使命約有五種,分別是:

.反映人生:是一種比較消極而客觀的作法。作者所取材的人物與故事,多是現實人生中所既有的,作者是藉組合的技巧,將真實的人生現象、社會百態以及歷史故事,加以穿插組合。

.表現人生:對人生的態度較為積極。取材較廣,手法也較新,對讀者也有較多的貢獻。

.美化人生:如何藉文藝美化人生是小說家責無旁貸的職責。宇宙間的美與醜、善與惡,原是同時存在的對於醜惡的揭發,小說家們自然責無旁貸;而對於善與美的歌頌和闡揚,也是小說家的另一種職責。

.啟迪人生:一部好的作品,必產自優秀的作家。一個優秀的作家,必有良好的學養、熱摯的情感、睿智的思想、豐富的閱歷、敏銳的觀察和獨特的見解。因此,凡是一個忠於文藝的作家,其作品必能幫助讀者。

.指導人生:作家是知識、經驗、智慧的傳播者,有異於常人的領悟力和觀察力,能比世人想得多,悟得透、看得遠。因此,運用其優越的秉賦,寫作一些具有積極意義的作品,為讀者指出一條正確的人生道路及努力的方向,負起指導人生,匡時濟世的重任。 

四、小說的情節安排

     情節是小說的靈魂,小說中若無情節的安排,使故事的發展有衝、糾葛、高潮、驚奇與懸疑,那麼這個小說一定單調乏味,甚至不成為小說,而只是事件的排列與敘述而已。因此,一篇小說之所以成為小說,它必有情節的安排。小說的情節,不是單純意味著故事中依序排列的事件,而是作者依據因果關聯所作的事件安排。情節也是事件的敘述,但重在因果關係上。

     情節是事件的選擇與安排,如此的定義它,似乎可以說明的較為清楚,事件為什麼要選擇呢?因為不可能把所有的事件都寫進小說裡,要看這事件:一有無重要性,二是否合乎需要性。而後再來安排,要放在那裡較為適當。因此,就產生情節的問題。

  五、小說的場景描敘

     小說中必要的五個元素是人、事、時、地、物。所謂地,就是指場景而言。一個事件的發生,小說情節的演變,必須要一個地點,一個景來襯托才行。

     小說的景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小說一定要有人,要有場景。但是場景這麼大,就像導演一樣,在這麼大的一個場面上,他要設計如何去取鏡頭,它不能照自己的意思隨便亂拍,一定要有重心。所以景的選擇也不能忽視。

     如果沒有用意在場景裡面,就沒有選擇。若有選擇,那麼作者的用意、導演的用意就在裡頭。至於優劣高下,這是另一個問題,首先作者必要選擇,選擇得恰當不恰當,這是這是作者的功力問題。

     場景的描寫,應力求簡潔。一張照片的焦點,通常是勾勒最重要,場景的描繪應該也一樣。

  六、小說的寫作技巧

      大致說來小說中所運用的筆觸可以分為兩種:一是敘述,二是描。這兩種筆觸是相輔相成的。

      所謂敘述,即是一種直接的行文法,作者欲寫的人人事事,都以直接的方式鋪陳出來。這種寫法的好處是簡單明瞭,開門見山,寫的人容易,看的人也不吃力。但是它也有缺點。那就是敘述的筆法容易使故事流於平面、呆板;故事難以生動,情節難以生動。

     其次,我們談到描寫。描寫與敘述是相對的,其特點是細膩、生、深刻、具體、客觀。但是描寫的筆法雖好,卻以並非百利而無一害。

     其實,描寫的方法如不恰當,也會形成不良的後果。某些作品之所以冗長雜亂,乃是受到一種觀念所束縛。這觀念就是寫實。雖然寫實很重要,但如果太忠於寫實,就使讀者感到厭煩。因此,適當的剪裁,也是很重要的。所謂的伏筆,實則是「佈局」時穿插的一種技巧。伏筆的功用主要在調劑作品的單調,避免情節直接發展,已藉技巧引起讀者的興趣。當我們預作伏筆時,不可以明顯也不宜太模糊,故給讀者的感覺應是似隱似現,若有還無。

     懸宕與伏筆是一事的兩面,它們雖類似,卻不盡相同,不能混為一談。伏筆的作用旨在為爾後的故事發展鋪路,懸宕的作用,則是製造神祕離奇的氣氛激起讀者的好奇,抓住讀者的情感,使讀者開卷後非一口氣讀下去不可,某日的在提高讀者的興趣。

     戲劇工作者常說沒有誇張就沒有戲劇,而我們也可以說沒有誇張就沒有小說!為什麼呢?因為戲劇是表演人生不常的現象,小說是描寫人生不常的生活。儘管它們皆取材於平凡的生活,然在平凡中顯現出它的不凡,這樣才能引起觀眾和讀者的興趣。不過誇張也得有其分寸,不可違背情理,不可脫離現實。

     與誇張及近似的,還有一種渲染。兩種的手法有些許的不同。那就是誇張是一種直接的手法,渲染則是一種間接的手法。烘托也有誇張之意,不過尤近渲染。不過烘托與渲染不盡相同,渲染常是一時性的,烘托則是長期性的。渲染用過後即可摒棄,烘托則多是圍繞著主體。而且渲染是著重在事情,在場面,烘托則多用於人物。

     烘托雖是側面用筆,然而它畢竟還是以正面的人物烘托正面的人物,以正面的事件烘托正面的事件。另外,還有一種手法,是以相對的人物烘托相對的人物,以相對的事件烘托相對的事件。這種手法稱為反襯。

  七、如何蒐集小說材料

      小說家在動手寫作之前,要先有材料,小說表現人生,材料從人生中來。每個人都有他經歷的事件和生活的環境,不論是遭遇坎坷、或者平步青雲,都是小說的材料。只要加以蒐集、選擇、組合,便足以寫成小說。材料是完整或零碎的,必須透過作家的匠心,始能成為作品。

     小說是表現人生,人與人的關係是「生活」,小說的材料與生活有不可分的關係。所謂「生活」,就是一個人在人生中,很真實、很深入、很認真的活著。有「生活」就會從人生中得到寫作資料,反之,沒有「生活」,則沒有材料。 

肆  研究及創作後記

      經過了這次的研究,我才了解寫作是多麼的困難,不但要蒐集資料,還要構思內容,還要構思內容,利用一些寫作技巧。不論那一項,都需要相當程度的能力才行,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寫小說的。因此,我比較喜歡作讀者。因為讀者可以好好的研讀作家所精心寫出來的作品。不必要耗費心思在構思上,只需要品讀小說就行了。說真的,當讀者比當作者輕鬆多了。


資料來源

黃武忠  小說經驗     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798

方祖燊  小說結構     東大圖書公司                    8410

傅騰宵  小說技巧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854

    小說創作論   東大圖書公司                    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