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辯我辯我辯辯辯][我愛辯論][風雲「辯」色後記] [辯論感想

我辯、我辯、我辯辯辯         洪錫全

  在今年(85年)十月十六日、三十日、十一月六日,吳姥舉辦了一個「風雲辯色」的活動。邀請了吳美慧老師(僑委會海外華僑巡迴講師、教師天地主編)來教我們有關辯論的技巧和意義。說起吳美慧老師,人雖長得矮(比周岳廷還矮),但她的辯論技術可是一流的呢!(連吳姥也自嘆不如)在這三次上課中,吳美慧老師傳授給我們許多辯論的知識:

Ⅰ.意義:辯論的「辯」,是由兩個「辛」在兩旁,及一個「言」組成的。意思就是兩個辯士(辯論者)在兩旁,辛苦激烈的對話。

Ⅱ.種類:分為舊式辯論、新式辯論、國會式辯論:

1.舊式辯論:純粹的「各說各話」,沒有質詢,沒有交鋒,相當無趣。
2.新式辯論:為奧瑞岡式,多了質詢,有了捉對廝殺的樂趣。這也是我們這次要介紹的辯論方式。
3.國會式辯論:相當恐怖,要三個一起上。但三個之中表現弱的會被盯,會一直被叫起來回答。

Ⅲ.準備工作:在辯論之前,應徹底且充份的準備資料。但資料要有可信度、要新、調查人數要多。

Ⅳ.辯論技巧:A.申論:在短短三分鐘的申論內,是你唯一發表你的論點的機會。以下是幾個常用的技巧: 

 1.訴諸群眾:利用在場的觀眾做為調查資料的對象,或是向在場的觀眾表達自己的意見,以博得在場的觀眾的贊同。
 2.訴諸情感:把自己的感受向大眾表達,增加說服力。
 3.訴諸數據:把自己蒐集的數據告知大眾,增加說服力、可信度。
 4.引 證 法:提出實例,增加說服力、可信度。
 5.反 問 法:提出問題反問對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攻擊代替防禦。
 6.詭 辯 法:明知辯不過對方,卻以高明的語言技巧化解、轉圜。
 7.矛 盾 法:抓出相互矛盾的地方來說。
 8.笑 果:利用些許的幽默,來打破沉悶氣氛(可加分)。
 9.類 比:拿一個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事物做例子,將其特點與論題內容相同的地方挑出來,使其覺得不謀而合,可增加說服力。
 10.言 詞:論述時,若沒把握,應用「不一定」,不要用「絕對、堅決、完全、非常」等詞,以免自畫範圍,越畫越小。還有,題目裡有「統一」這個詞,其定義是指強制全部用,內容一樣。「全面」則是有能力才做,內容可大同小異。此外,重要的是要有氣勢,才能增加說服力、可信度。

B.質詢:把對方論點的缺陷轉化成問題,在質詢時將其提出。以下是幾個常用的技巧: 

 1.兩分法:只以「是」或「不是」來讓對方回答,為最普遍、省時的方法。
 2.類 比:拿一個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事物做例子,將其特點與論題內容相同的地方挑出來,質詢時慢慢的一層層的問,以得到問方所希望獲得的答案。
 3.不知道:被質詢者真的不知道答案時,要說:「對不起我不知道。」不要亂猜。
 4.重講:被質詢者聽不清楚時,要說:「對不起,可否再重述一次。」不能反質詢。
( 註一:反質詢:這是一個相當嚴重的犯規,就是進行質詢時,被質詢者詢問質詢者問題。 註二:咄咄逼人:這是女性辯士禁用的方法,這樣會扣風度分數。)

C.結辯:在三辯講完時,會抽籤,決定結辯的先後。這時只能講自己及對方的論點,不能再提出新論點。 以上是辯論的技巧,主要是以誠為主。還有,要了解對方的語言,組合自己的語言;適可而止;狠、穩、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並察顏觀色,才能百戰百勝。

Ⅴ.人物:辯論者就稱為辯士。正、反方都有三個人。一辯是中心,他應有演講技巧。要講全部論點的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同時正方一辯也要為己方畫好題目範圍。二辯講剩下的或三分之一。三辯則以對方的論點反駁。結辯則只能講自己、對方的論點,不能舉出新論點。

  正一 -------- 反二
  正二 -------- 反三
  正三 -------- 反一

Ⅵ.畫範圍:正一要畫範圍,也就是為題目下定義。若題目是問句,則他可選擇贊成是否。若沒有講,則為反一下定義。

Ⅶ.辯士條件:身為一個辯士,應有演講技巧、機智、幽默、勤勞、不頑固、有風度、臺風好、口齒清楚、不理不直氣更壯、以誠為主、不泥鰍、不狡黠、富組織能力、團隊精神等。吳老師除了講解之外,也讓我們實際辯論。我每次總是和李浩湊在一塊兒,不是我反二,他正一,就是他反二,我正一。他高超的辯論技巧,使我難堪,常被他砍得很慘。不過,也由於和這強敵交鋒的結果,使得我的辯論技術突飛猛進。現在回想起來,那些又甘又苦的回憶,陪我又上了一課。現在我終於深切體悟辯論的「辯」的含義:兩個「辛」及一個「言」,意思就是兩個辯士在兩旁,「辛苦」而「激烈」的對話。

我愛辯論         溫祝宣

     自從聽了由吳美慧老師主講的那三次辯論課後,我就對辯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從一無所知,變成了這方面的小博士,這其中的轉變好大呀!

     當吳姥宣布我們將舉行一場辯論時,我的心情很緊張,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上辯論臺,第一次在大家的面前辯論,當時的心情真是害怕到了極點,幸好老師讓我們有事前準備的時間,可以讓我蒐集資料,並且打稿子。但第一次做事,好像什麼都不對勁,先是腦筋一片空白,想不出要寫什麼才好,接著又是沒空到圖書館查資料,而且家裡又沒有那類資料,使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最後還是我使出渾身解數、絞盡腦汁才想出來的呢!

     在辯論會真正開始的時候,我看著前組的人上臺,都「老神在在」,好像一點也不怕的樣子,我的心裡更加忐忑不安。等輪到我們這組時,我的一顆心都要跳到喉嚨來了,但這樣賴在位子上也不是辦法,於是我只好上臺,但臺上好像有神奇魔力似的,使我原來顫抖的聲音穩定了下來,而且連我自己都覺得──還不錯嘛!

     等我第二次參加辯論時,我已不再害怕,甚至可以不用看稿,而且聲音再也不會顫抖了,我就像沙場老將一樣穩重,我想,這就是古人說的熟能生巧吧!

風雲「辯」色後記       王柏翰

     「辯論」是什麼?這個問題在一個月以前我的答案是:「幾個人因為想法不同,一言不和,然後就開始爭吵,嘴巴較厲害的人就獲勝。」意即「辯論是吵架的另一種說法。」但是,自從我上了幾次辯論課程以後,我對辯論的看法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第一次上課,講師吳美慧老師先介紹什麼是辯論,並介紹幾種常用的技巧。

     第二次上課,吳老師就用同學回家寫的論點,來請同學接受質詢。由於許多質詢者都很厲害,被質詢者常被問得啞口無言,所以我就很怕被質詢,但不接受考驗又無法進步,所以心理滿矛盾的。那天老師還介紹了「如何結辯」。最好的結辯方式就是:攻擊對方的第一個論點,成立己方的第一個論點;攻擊對方的第二個論點,成立己方的第二個論點......這樣以此類推。

     第三次上課,就是正式辯論的時刻了。我很緊張,好險,我在家和爸爸充份的討論過,準備還算足夠,所以第一次的辯論表現還算不錯。我也發現,表現特別好的同學都經過充份的準備,並時常練習,才知道準備和練習是非常重要的。到了第二次的正式辯論,因為我已經瞭解,要如何去準備,如何去練習,所以表現更好了,別人都問不倒我了。我很高興,在這短短的一個月內,能學到辯論的基本知識,不再是個「辯論癡」。

     上了六堂的辯論課,我知道,當一個辯士要:

  1.多讀資料(新的資料)
  2.不可固執己見
  3.口齒要清晰
  4.要誠懇。

    辯論前的準備要充足,寧可用十二分的準備,來彌補臨場的緊張,並準備對方論點,才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辯論是一種既艱深又有趣的語言藝術,我希望以後能夠繼續朝這方面深究,使我說話的技巧更進一步。 

辯論感想          張書瑜

   前幾個禮拜的星期三,我忘了有一場辯論的演講,跟姊姊約好放學後去誠品書店,因而沒有去上課。我覺得我沒去聽那場演講非常可惜,少學到很多有關辯論的基本知識,所以接下來的兩場演講我特別注意,不敢再錯過。    第二場演講,主要是讓我們先練習質詢和被質詢,然後吳美惠老師在一旁幫助正在演練的同學。當時我對辯論還是一知半解的,不過我仔細從老師及同學口中聽出一些眉目來。這場演講我聽得很過癮,我深深感覺到吳老師的功力非一般人所能比,常常說出一些令我佩服不已的話,我也了解辯論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吳美惠老師來的最後一次,也是我第一次上場辯論時。那次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以為申論可以當場瞎掰,所以沒有準備什麼申論內容,結果一上臺就出糗了,掰不出什麼具體的內容,而且在質詢時還夾雜申論,真是菜到極點了!回去後決定努力準備下一場辯論。

     人文科學課舉行第二場辯論前,我早就把申論內容寫好了,而且不會太少,在家也念了幾遍,計了時,準備得比上次充份多了!結果真正上場申論的時間只有一分二十八秒,仍然比自己測量的時間快了十幾秒,不過整體來說已經比上次好多了(至少我這麼認為),我覺得有準備跟沒準備真的差別很大。

     經過這幾次的辯論練習以後,我覺得辯論很好玩,不但能訓練口才,還能訓練搜集資料和反應的能力,不過最重要的還要有經驗的累積,以後如果還有辯論的機會,我一定會去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