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頁

 

名稱:

黃連木

英文名稱:

Chinese Pistache

別名:

黃連木(圖考),木黃連、黃連芽(湖南),木蘿樹、田苗樹、黃兒茶(湖北),雞冠木、爛心木(臺灣),雞冠果、黃連樹(雲南),藥術(甘肅),藥樹(陝西),茶樹(雲南、陝西),涼茶樹(貴州),岩拐角(四川),黃連茶(雲南、福建、湖北、江蘇、山東),楷木(湖南、河南、河北),孔木、Otohu(泰雅);Kauni'ppu(排灣)

學名:

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科別:

漆樹科

原產地:

中國及菲律賓群島

台灣分佈:

中、南部低海拔地區

校園位置:

正門旁

生長特性:

落葉喬木,樹皮呈鱗片狀剝落。葉為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有 5~6 對,小葉對生或近對生,紙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 4~8 公分,全緣,先端漸尖,基部偏斜。花單性,異株,先花後葉,圓錐花序腋生,雄花序排列緊密,雌花序排列疏鬆。果實為倒卵狀球形,稍扁壓,徑約 0.5 公分,初為紅色後變紫藍色,乾後具縱向細條紋。黃連木木材質地細緻,被選為台灣產木材的闊葉一級木,也是裝飾器具的用材之一,目前被自然科學博物館選作植物園外圍的行道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