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習慣把水中生長的動物加上一個魚字,例如烏賊叫墨魚,鱷叫鱷魚,海星叫星魚,鱉叫甲魚,鯨叫鯨魚等等,其實這些水生動物都不是魚。而有些並不像魚的水生動物,如海龍和海馬等,倒是實實在在的魚。叫魚的倒不是魚,不像魚的卻是魚,這不是有些奇怪嗎?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來談談魚的定義。一般而言:魚是用鰓呼吸,並以鰭游泳的水生脊椎動物。凡符合這個定義的就是魚,不符合的就不是魚 – 不管人們叫的是什麼。
我們用這個定義來檢驗一下水生動物,就可分辨是不是魚了。例如墨魚,牠沒有脊椎骨,我們見到的白色烏賊骨,那是牠的內殼。另外牠游泳也不靠鰭,而是靠腹面的漏斗,通過水的反作用推動烏賊前進或後退,因此不屬魚類。動物分類學中把牠分在軟體動物、頭足綱、烏賊科中。還有像鱷,雖是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動物,但是用肺呼吸而不是用鰓。牠游泳也不是用鰭,而是靠側扁的尾部。而且還具有四肢,前後掌都有游離的趾。這些都和魚類有明顯的不同,分類學中把牠歸在脊椎動物、爬行綱、鱷目。
至於鯨,牠的外型和魚相似極了。不僅生活在水中,有著魚類常有的流線型體型,並用形如鰭的鰭手游泳,所以古代的人都稱牠是一種大魚。隨著近代解剖學發展才糾正了這種錯誤判斷。原來鯨並非魚類,因為牠不用鰓而用肺呼吸。而且還有乳頭、乳腺,雌鯨產子後,以乳哺育後代,與魚類差異很大。因此分類學中把牠列在脊椎動物、哺乳綱、鯨目內。
青蛙變態前的蝌蚪,是水生脊椎動物,也用鰓呼吸,以鰭游泳,可是一經變態後,肺代替了鰓呼吸,四肢運動代替了鰭的游泳,因此也不屬魚類,是兩棲綱中的蛙類。
海馬外形雖然像馬頭,身體由骨板組成,與我們常見的魚類差異很大,但牠是用鰓呼吸、以鰭游泳的水生脊椎動物,所以也是魚。分類學中把牠分在魚綱、海龍目、海龍科、海馬屬內。
在自然界裡,有著千千萬萬種的動物,牠們的形態各異,生活習性各不相同,我們必須根據牠們的本質屬性來進行劃分,才能正確認識。對於魚類的識別也是如此。
以上資料摘錄自少年兒童出版社「十萬個為什麼 動物篇I」p147-149
海洋不但是生物的發祥地,更孕育了繁複的生命形式。「魚」是海洋生物中的佼佼者,它的多樣性更使人難以想像。難怪人們總是將生活在水中的動物冠以「魚」的稱號,如「星魚」、「魷魚」、「墨魚」、「甲魚」、「娃娃魚」、「鯨魚」等,而且各國都是如此,如 Star fish、Jelly fish、Shell fish、Cray fish 等。其實這些都不是真正的「魚」。什麼叫做「魚」?簡單的說,魚是具有脊椎骨,用鰓呼吸,用鰭游泳,終生生活在水中的吸熱性(endothermic)動物。
據近年最保守的估計,魚有 28,000 種以上,佔脊椎動物的 50%。它們的繁盛乃是得天獨厚,因為地球上有 70%以上的空間─海洋讓它們發揮。
以上資料摘錄自「清蔚園 – 國際海洋年專輯」
【網址http://vm.nthu.edu.tw/science/shows/ocean/ocean3/index.html】
真正的魚必須具有背骨、鰓和鰭。有一些動物名字的英文俗名字尾有「fish」,但並不是真正的魚類。事實上很多海洋動物是屬於無背骨的無脊椎動物,例如:水母(Jellyfish)、海星(Starfish)、貝介類(Shellfish)。
以上資料摘錄自遠流出版公司「魔法校車 – 潛進海龍宮」p21
FISH: Any of a large group of cold-blooded, finned aquatic vertebrates. Fish are generally scaled and respire by passing water over gills.Modern fish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lasses.
I. AGNATHIA, primitive jawless fish.Lampreys and Hagfish
II. CHONDRICHTHYES, the jawed fish with cartilaginous skeletons. Sharks, Rays, Rat-Fishes
III. OSTEICHTHYES, fish with bony skeletons.Lungfish, Trout, Bass, Salmon, Perch, Parrot Fish
以上資料摘錄自「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QUIRY」
【網址http://www.awod.com/gallery/probono/isi/fish_def.htm】


這次共計收到六位同學的答案,大家作答非常認真,很棒!
祝各位更上一層樓!
同學回答內容公佈如下:
|